当前位置:

黄溪村:乡村振兴暖民心 群众自发送锦旗

图片 1.jpg

新化县圳上镇黄溪村。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钟诗豪 罗忠凤 娄底报道

近日,新化县圳上镇黄溪村村民代表将写有“为人民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两面锦旗送到村部,感谢村支两委对谋划全村发展、切实为民服务、改变村容村貌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图片 2.jpg

村民送锦旗。

“这两面凝聚着全村人民深情厚谊的锦旗,可不单单是种褒奖、是种荣誉,更多地承载着全村人民的信赖和期盼,是种激励、是种鞭策。”圳上镇黄溪村支部书记陈久华说。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黄溪村从抓党建入手,彻底扭转过去“软弱涣散组织”的被动局面,全面提升村支两委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新春伊始,村支两委5名成员分网格落实责任,深入走访察民情、听民声、问民策、为民谋,并召开院落会议,征集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发展意见62条。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该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编制了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了以村规民约和积分制管理为主线的一系列制度,并精心组织实施。

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黄溪村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首仗和硬仗。为落实“六化”和“五比五看”竞赛,在全村深入宣传发动,组织党员率先示范、群众共同参与,并组建起一支多达115人的志愿者队伍,充分激发村民建设和美幸福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黄溪村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公共设施管护、推进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对“门前三包”、垃圾收费服务、垃圾分类、卫生评比奖惩等建章立制广为宣传,并与每家每户签订了承诺书。村民积极响应,落实包干责任,爱护公共卫生,垃圾处理付费自愿交费率(五保、残疾和80岁以上人员免交)达到100%,2022年收费33600元,村民“人人参与、共同治理”的人居环境理念也基本养成。

图片 5.jpg

2022年黄溪村筹措义务工1660个,修缮了4个大型饮水水源,铺设自来水水管3千米,人行道维修硬化3.5公里,生产便道修建硬化5公里,公路绿化2.5公里 。

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黄溪村从垃圾清理、道路硬化、拆除空心房等方面持续发力,以主公路拓宽硬化、人行道硬化、耕道硬化、油茶林产业路硬化为主线,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让本地百姓的出行愈加便捷,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2022年筹措义务工1660个,修缮了4个大型饮水水源,铺设自来水水管3千米,人行道维修硬化3.5公里,生产便道修建硬化5公里,公路绿化2.5公里 。

为根治房前屋后乱搭乱建、家禽散养等突出问题,村支两委成员和党员志愿者上门耐心做思想工作,对行动不便和少劳力家庭进行帮扶,并由村统一购置围栏,全面实行家禽圈养到位,2022年志愿者参与村组织的以整治人居环境为主的各种义务服务活动达到1065人次。2022年全村共清运垃圾300余吨,回收低值垃圾8吨、高值垃圾3吨,拆除空心房、闲置建筑5000余平方米,全面提升了当地的整体环境质量。

黄溪村水资源富集,有五洞出水之奇观,是圳上镇的饮用水源地。该村把做好水文章放在头等位置,持续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先后新建或维修了3处水渠、4个大型饮水水源,既保障水源水质的干净,又对水源水量进行合理分流利用,即使碰到久旱天气,人畜饮用水也能得到充分保障。同时,谋划水资源开发,如正在建设中的游泳培训基地、饮用水源地水库下游的次级筑坝开发垂钓及休闲农庄项目等。

在打造屋边清整、路边清洁、水边清爽的人居环境同时,黄溪村针对耕地少、山地多、水源好的状况,牢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瞄准绿色产业开发,在实践中总结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模式,如水产养殖、土鸡养殖、油茶林和玉竹种植等,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的提高。现油茶林种植300余亩、玉竹种植300余亩,2022年玉竹每亩创收达6万元。目前,梅王洞景点开发也在筹划中,在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的规划中,黄溪村信心满满,一幅绿色发展的蓝图正清晰展现并积极付诸实施。

来源: 红网

作者:钟诗豪 罗忠凤

编辑:罗子依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646749/97/1262460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