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念好调解“五字诀”,用活治理“金钥匙”。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卫丰 通讯员 何丽娟 娄底报道
近年来,涟源市念好“防”“联”“调”“管”“保”五字诀,用活社会治理“金钥匙”,将基层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点成为了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锤炼干部的“大熔炉”、推动发展的“稳压阀”。其中“蓝田和”调解室被湖南省委政法委确定为基层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点,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涟源路径。
以“防”为先,摸清底数
坚持面对面沟通,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市通过20多场次的屋场会,反复向群众宣讲“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顺利完成对所有危房的封控和整治。不定期组织村(社区)排查重大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并分析研判和组织处理。2022年10月,涟源市政府决定在街道建设6个小公园、小游园,这些民生项目用地原则上不征、不补、不赔,有的群众不理解,准备暗中串联上访。“蓝田和”调解室及时介入调处,化解了多起矛盾,优化了施工环境,这些项目都得以顺利竣工。
以“联”为要,凝聚合力
联领导。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和属地原则,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型分流转办,由分管或驻点领导组织业务部门会同“蓝田和”调解室一道调解。联部门。“蓝田和”调解室由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信访室、法治办抽调专人组建,街道与市法院、检察院建立联络人机制,与市矛调中心保持紧密联系、上下联动。联村(社区)。结合县级信访终点站建设,督促村(社区)完善阵地建设,健全联络机制,出台《驻村干部、村(社区)综治专干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村(社区)干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责任。
以“调”为本,突出质效
普通矛盾纠纷由村(社区)组织调解,两次调解不成功的,上报“蓝田和”调解室调解。街道辖区内商贩和流动人员遇到的矛盾纠纷,由“蓝田和”调解室组织调解。涉及驻街道市直部门的矛盾纠纷,“蓝田和”调解室协助化解。2022年9月,成功化解某商业广场一起涉及商铺218家、金额上亿元的合同纠纷,从源头上成功化解一起重大群体性事件。
以“管”为基,规范运行
规范的流程。街道建立了统一受理、协同指挥、分流转办、调处化解、跟踪督办、评估反馈为一体的工作流程,受理的矛盾纠纷在1个月内办结。规范的制度。普通矛盾纠纷由矛调中心直接调解,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由分管领导或驻点领导组织调解;对调解未成功的案件,书面方式告知当事人,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规范的案卷。每起纠纷调解结案后,必须签订规范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并将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非警务)流转单或者调解申请书,以及票据、收据、照片等证据材料收集齐全,按照“一案一卷”编号整理归档。
以“保”为重,筑牢基础
“蓝田和”调解室配备了5名专职工作人员。同时,每起纠纷调解都有公职律师把关和村(社区)综治专干参与,每周还有驻村干部跟班轮训。依托蓝田水陆派出所现有场地资源,投入20余万元建设“蓝田和”调解室,功能用房和办公设施配备齐全。同时出台人民调解 “以奖代补”方案,每个村(社区)以奖代补投入2000元,在此基础上每调解一起矛盾纠纷奖励50至200元,年底组织考核,兑现奖惩,切实加强了经费保障。
“蓝田和”调解室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创新实施“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97起(2023年93起),化解率达98%以上,确保了辖区“纠纷转信访”事件“零发生”。
来源:红网
作者:谭卫丰 何丽娟
编辑:罗子依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