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潇湘·鸿雁归娄”2025年娄底市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分享会现场。
“送法下乡”普法情景剧展示。
相关链接:“鸿雁归娄”再出发:多元活动赋能2200余名学子“归巢”成长
红网时刻新闻8月24日讯(记者 李响炮 通讯员 齐金菊)8月22日,“智汇潇湘·鸿雁归娄”2025年娄底市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分享会在娄底开放大学举行,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十大特色活动”牵头单位,以及各县市区委人才办、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百余名优秀归娄“鸿雁”齐聚一堂,面对面交流,共叙乡情,共话发展。
“未来无论是继续做普法宣传,还是深耕法律专业,我都想扎根基层,让更多人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和力量,这对我来说,比任何荣誉都有意义。”……在访谈环节,青年学子踊跃发言,结合专业所长、实践体验与家乡情怀,真诚分享所见所感、所思所悟。当被问及“哪一次经历让你最直观感受到法律走进群众心里”时,法学专业的唐微同学动情地回答:“帮助李大叔成功维权、解决种子减产问题的那件事,让我真切看到了法治力量在基层土壤中的生根发芽。”
对医学专业的邓懿而言,这个夏天的实践让他对医疗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医学不仅是冰冷的技术,更是一门充满温情的“人学”。“能够在病痛中给予他人力量,或许正是这份职业最珍贵的意义。”而在政务服务中心12345热线岗位实践的李婧则体会到,每一次电话接听、每一条记录提交,“记下的不仅是文字,更是老百姓沉甸甸的期盼”。她也由此认识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书本中的理论是平面的,而热线另一端传来的“急难愁盼”,却是立体、直接而真实的。
活动中,返乡学子成为舞台的主角,生动展示了“十大特色活动”的实践成果:青年夜校中“灯火长明”的非遗传承课堂、“三下乡”送文化活动的精彩瞬间、“家乡推荐官”用镜头讲述娄底故事的创作心得,以及“送法下乡”普法情景剧中法治种子悄然播撒的感人场景。分享会还对120余名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了通报表扬,并为部分优秀代表颁发了证书。
为优秀学生代表颁奖。
这个暑假,两千余名娄底籍学子选择返回家乡,暂别空调房的清凉与游戏的闲适,主动走进政务窗口锻炼自我、深入社区基层服务群众、奔赴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他们以脚步丈量热土,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家乡,真切感受着娄底发展的强劲脉搏与蓬勃生机。
四年来,“智汇潇湘·鸿雁归娄”社会实践活动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贴近青年兴趣,持续创新内容与形式。参与人数从最初的500余人增长至如今的2000余人,越来越多的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完成了一场又一场青春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齐金菊
编辑:罗子依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