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化县:多管齐下集中整治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 筑牢民生水利底线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鄢吉 娄底报道

今年以来,新化县围绕农村饮水保障领域的“饮水难用水难、水质差、乱收费、工程管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以高位统筹、靶向攻坚、长效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切实守护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高位部署强统筹 压实责任抓落实

农村饮水安全是民生底线工程,新化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其放在重要位置,紧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两率”核心指标,构建起“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常态调度、县级领导联点督导”的工作格局。

新化县委书记彭韬多次专题调度农村饮水保障集中整治工作,6月6日、8月20日、9月1日、9月5日先后四次聚焦整治推进情况,在县委常委会研究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群腐”)整治时,更是反复强调饮水安全责任落实。县级领导落实包干联点机制,实现对全县30个乡镇(街道)督导全覆盖,7月重点针对2025年省级舆情反映问题及前期排查突出问题开展实地督导,8月再赴一线推动农村供水“突击战”攻坚,层层传导压力。

县政府分管领导将农村供水纳入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自7月起建立“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常态化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区域难点问题,确保整治责任压紧压实、落地见效。

靶向攻坚破难题 动态清零促提升

为精准解决农村饮水保障痛点,新化县坚持“排查—整改—建制”全链条发力,推动问题动态清零。

在排查环节,新化县水利局在娄底市水利局的指导下,于1-7月组建7个专项工作组,实行“责任到乡镇、包干到人”机制,排查出农村饮水问题66个;8月根据省水利厅“突击战”部署,乡镇针对群众反映突出问题、重点区域及供水薄弱环节开展“再排查”,新增问题64个,累计130个问题纳入“突击战”任务,涵盖饮水难用水难41个、水质差22个、乱收费5个、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62个。

整改推进中,截至目前已完成82个问题整改,剩余48个正按序时进度推进。与此同时,新化县同步完善制度保障,出台《农村供水问题应诉处置工作方案》《新化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监测制度》,规范问题响应与水质监管流程;强化纪律监督,向县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39条,已立案2人、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组织处理13人,追缴违规资金149.02万元。针对部分乡镇信访量大但立案人数偏少的情况,县纪委监委成立2个督导组,直插11个乡镇,围绕工程建设、水费收缴、经费管理、运行维护等关键环节开展靠前监督,发现问题39个,移送问题3个。

县域统管建长效 项目支撑强基础

为破解农村供水“分散低效”难题,新化县于2024年12月出台《新化县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由县乡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县域统管运营主体,政府授权其农村供水特许经营权,统筹管理全县33个乡镇中心水厂。截至目前,已完成20个乡镇中心水厂移交,覆盖农村供水人口80余万人,逐步构建“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县域供水一体化格局。

在夯实供水基础方面,新化县聚焦“季节性缺水”“设施老化”等瓶颈,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三化”(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建设。2025年计划投资1.77亿元(已完成1.2亿元),建设白溪镇中心水厂等19处规模化农村供水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化供水覆盖范围;今年还投入411万元专项用于农村供水小型维修养护,及时修复破损管网、更换故障设备,投入460万元更新水质提升改造及消毒净化设备,推动小型供水工程从“有水用”向“用好水”转变,全方位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来源: 红网

作者:鄢吉

编辑:李响炮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646943/66/1529896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