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代表提案丨刘和云:深化校城产教融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

微信图片_20211126073131.jpg

娄底市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刘和云。

红网时刻记者 李响炮 通讯员 陈璐 娄底报道

组建30多支专家服务团队,先后与500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全省高校第一个实体创新创业学院,校地共建共享精细陶瓷与粉体材料重点实验室、电子陶瓷产业学院……

“高校教育应当服务地方发展,地方发展应当得力于高校教育。我希望在娄底的田间车间、项目建设现场、‘双引擎’产业链上,到处可见来自我校的专业人才。”近日,娄底市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刘和云在谈及如何推动校城融合、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时表示。

作为一名深耕高校教育战线的省党代表,刘和云认为“人才、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是影响三四线城市和县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在调研中,他和同事们发现新化电子陶瓷产业存在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专业人才缺少、大学生员工比例极小等问题。

“我们分析多家新化电陶企业的人员构成、学历分布,发现这些企业以技术工人为主,缺少高学历、懂科研的专业人才。但只有在智力、科技方面持续投入,产业发展才能长久。”结合自身特点和高校优势,刘和云确定了围绕深化校城融合、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主题来撰写提案。

深入生产一线、充分调研、反复讨论、形成方案……为了保证提案针对性强、有实践价值,刘和云多次带队前往娄底各县市区调研,娄底市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双峰农业机械、涟源特色蔬菜、冷水江生态修复等都是调研重点。既要通“外情”,也要晓“内情”。在完成对县市区的调研后,刘和云又针对本校各院系和职能处室组织了多次调研、谈话,通过全面分析、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寻求高校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最佳契合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拥有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商务、网络工程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以及5个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28个省级科研平台、39个省级及以上实践教学平台。“我们在校城融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很多实践。”刘和云说,今年,该校与新化共建的先进陶瓷产业学院正式揭牌,为新化电子陶瓷产业提质升级、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人才与科技支撑,也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

“我们还成立了校地、校企合作处,派出了30多个科技服务团,为产业输送科技特派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予以科技、人才赋能。”高校要发挥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作用,走出校门很关键,刘和云认为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产业链特派员、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协调各方关系,明确责权利关系,兼顾学校、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把论文写在田里、厂里,把成果结在乡村、企业。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深化校城融合、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提案中,刘和云从支持学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立完善校政企人才共享体制机制、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等方面着手,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鼓与呼。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刘和云说,为更好地服务全省“三高四新”战略和娄底“双引擎”发展,地方高校必须主动作为,为深入推进校城融合、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贡献更多“人才、智力”等高校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陈璐

编辑:肖银资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2021/11/26/1046334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