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孕育着文明,也创造着历史。在古老的湘中土地上,有一条全长仅85.85公里、流域面积为3906平方公里的涟水河,近代以来,演绎了一曲曲壮丽的历史乐章,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涟水河有着滚滚长江和黄河的那股纵横天地的英雄气。 咸丰初年,太平军风起云涌,声势浩大,“凡一切孔子、孟诸子百家妖说者尽行焚除”。湘军创始人曾国藩在涟水河畔大声痛呼,太平军“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灭,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在他的“卫道救民”召唤下,一大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生,如罗泽南、李续宾、刘岳昭、刘蓉、杨昌浚、萧庆衍等涟水哺育出来的骄子,走出书斋,践行“经世致用”的湘学,朝出尘战,暮归论道,在血腥战火中“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由文弱书生转变成为战场英雄,铸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威名远扬的铁旅湘军,进而沿涟水河直下,直捣南京,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军队,晚清政府一度实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同治《湘乡县志》为之大加赞赏:“湘勇奋起,文武士绅,威树功名,忠节义勇,于斯为盛。” 涟水河的不同凡响让全体国人为之瞩目。
只可叹,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短暂的中兴难掩外国列强分羹而食之的野心,但当异族野蛮侵入中国时,涟水河的英雄火焰更是冲天而起,涟水儿郎戎马倥偬,转战大半个中国,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使命。1876年至1878年,左宗棠率领湖湘子弟驱逐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军,平荡西北、收复新疆,引得春风度玉关,彻底打破了英俄两国企图利用阿古柏侵略势力肢解并侵占中国西北广大领土的美梦;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数千湘军将士渡海赴台,与台湾同胞共御外侮,捍卫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维护了台湾的和平与安宁; 而1894年甲午战争的牛庄血战,魏光焘、李光久率领湘军面对强虏,毫无惧色,但因众寡悬殊,军械不齐,湘军全军覆没,书写下湘军史上最为悲壮而灿烂的最后篇章。千里之外的涟水河虽为自己牺牲的儿女呜咽不已,但擦干泪水后仍浩荡东流,召唤着家园的后人继续砥砺前行。
涟水河是一条文化的河流,散发着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涟水河两岸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汉代建置以来,虽地处偏僻,但这里的人们耕读传家,文脉不断,对文化教育事业格外重视。特别是随着湘军的兴起与经济的发展,湘军将领们更把助文兴教看成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曾国藩虽然贵为一等侯,官拜大学士两江总督,一向以俭朴持身治家,家无余银,但将自己毕生所写的奏章、书信、诗文和日记,以及他终生喜爱的书籍全部从外地运回家乡留给子孙后代,至今富厚堂的藏书楼已成为文化胜地。其弟曾国荃听到“湘学大儒”邓显鹤无钱刊刻王船山书籍时,他出资二万两黄金刻印王船山的著作,于是王学大行,湖湘文化由此复兴。湘军将领罗信南与其儿子罗长裿、孙子罗辀重祖3代,在景色迷人的白鹭湾,毁家创办陶龛学校,罗辀重是留美学生,但毅然放弃高官厚禄,回乡继承父志,担任陶龛学校校长,倡导“血性”教育,以此激励学子发奋读书,报效国家,现今学校大门上还保存有“血性”两个大字,依旧闪烁耀眼的光辉。湘军名将李续宾后人曾广镛向湘乡县政府捐田800亩支持教育事业,将2200亩变卖,创办淑慎女校。一些经商致富的商人如朱紫贵等人也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此时,涟水河地域的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涟水地域人才也大量涌现,如繁星闪耀在中国历史的天空。光绪29年紫禁城举行经济特科考试,全国27个进士中,涟水地域占4席。可以想见,多少学子经常在涟水河上的渡头,掬一捧清亮的思想和文化之水,洗掉自己的疲惫,瞻望自己和国家的前途,继而大笔书写其人生的辉煌。
这是一条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河流。晚清的衰落,预示着民主革命即将开启。此时,涟水河涌现了众多舍身取义的民主志士,浸淫在他们血液中的“湘军精神”更是让他们积极投身并引领时代的潮流。1896年嫁到涟水河边做媳妇的秋瑾,在涟水河边生活几年后,离别夫家,一腔热血为国家的崛起而奋斗,成为辛亥革命第一个女性流血者!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唐群英,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女报人,用手中的笔唤醒麻木的国人,被孙中山先生赞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李燮和率军攻下上海、南京,为辛亥革命在南方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此后,在新文化的思潮的推动下,一批具有新思想和新抱负的涟水骄子更是应运而生,他们放眼世界、思想敏锐、敏于行动,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掀起了社会变革的巨浪。蔡和森为生活在黑暗中的中国人民寻找解放的理论,践行他“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的人生理想和社会诺言,献出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而另一位伟人毛泽东从涟水河到湘江,然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点燃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焰,领导全国人民创立了一个新中国。正是涟水河的这种敢于创新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迈上了新的征程。
立于涟水河畔,回眸百年历程,如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此刻,涟水两岸的人们正意气风发地朝着“中国梦”进发,创造着新的历史传奇……
来源:红网娄底站
作者:谭周易
编辑:谭卫丰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