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出院前与尹晓清(左三)专家团队合影。
尹晓清教授(右一)主刀为李先生实施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手术。
尹晓清教授为李先生讲解术后注意事项。
红网时刻娄底4月20 日讯(通讯员 邬连兵)“真没想到在娄底就能顺利完成这么高难度的手术,不仅避免了出市、出省治疗带来的麻烦,而且术后康复效果都很好,为贵院精湛的技术点赞!”4月14日,在娄底市中心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接受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李先生术后不到10天就顺利康复出院了。
今年54岁的李先生有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平时通过药物控制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可就在今年3月,他再次来到医院进行常规身体检查,通过CT意外发现胸主动脉出现异常,医生判断可能是主动脉夹层,这类血管疾病危险性极大,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动脉血管爆裂引发生命危险。
夫妇俩四处打听省内心胸大血管外科的权威专家,没想到在离家不远的娄底市中心医院去年就引进了知名专家尹晓清教授。经过了解,尹教授有着丰富的大血管疾病治疗和手术经验,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李先生没有多考虑就直接来到了娄底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
入院后检查结果显示,李先生所患为主动脉夹层(B型),破口巨大并靠近弓部,因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经心胸大血管外科尹晓清专家团队缜密分析,李先生的病情十分凶险,夹层类型复杂、死亡风险高,必须尽快手术治疗,防止血管病变部位随时可能发生的血管爆裂及逆撕所带来的生命危险。
经过科学周密的术前准备,4月4日,在医院的统筹安排下,心胸大血管外科、麻醉科、介入室等科室参与,由尹教授主刀,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孙勇威、副主任医师袁逸林协助,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叶琴等手术专家共同为李先生进行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手术。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手术采用微创介入技术,经右侧股动脉入路,手术团队密切配合,尹教授将覆膜支架精准送达动脉夹层部位并完成释放,夹层完美修复,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大功告成”,及时解除了李先生的危险警报。
经过不到10天的术后治疗,李先生顺利康复出院。经历了这一次大波折后,李先生的妻子感慨:“幸亏及时发现,及时手术,治疗前后没耽误一点时间,我丈夫得救了,感谢医院专家的精湛医术和护理团队细致周到的服务,我们非常满意!”
据了解,主动脉夹层(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血管长轴方向扩展,形成动脉真、假腔病理改变的严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发病突然,进展迅速。
尹晓清教授提醒:凡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年人,应警惕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极少数患者发病前无明显征兆,大多数患者会有明显疼痛感,若突然出现了剧烈的胸腹痛和血压的异常变化,或在腹部剧痛后出现了呕血和便血,应考虑可能发生主动脉夹层,需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B超、CT等检查,避免耽误病情及错失最佳治疗和手术时机。
专家介绍:
尹晓清, 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娄底市中心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胸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心胸外科学会常委;亚洲心脏瓣膜学会委员;湖南省首届德医双馨“三湘好医生”。从事心胸大血管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主刀完成各种心脏手术6000余例,普胸手术2000余例,成功率达99%以上,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巧娴熟,其个人手术数量和成功率均位居省内前列。
现能熟练完成几乎涵盖所有心胸大血管外科领域的各类手术,包括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及介入封堵术,心脏瓣膜病的瓣膜置换及成形术,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胸腔镜食道癌、贲门癌、肺癌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及微创漏斗胸矫治术等。2002年2月至2004年6月国家教委公派到世界著名的心脏大血管外科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工作,参加了两千余例的心脏瓣膜成形、心脏移植、冠脉搭桥及主动脉夹层手术。2015年起在省内率先开展复杂主动脉疾病体外预开窗及原位开窗介入手术;超声引导下经皮先心病封堵术;A型主动脉夹层一站式微创杂交手术;一站式微创冠脉支架+搭桥杂交手术及胸腔镜房颤微创迷宫手术等省内多项领先技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既能熟练完成心胸大血管外科手术,又能熟练完成心脏大血管介入及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复合型外科医生。(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来源: 红网
作者:邬连兵
编辑:罗子依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